2012年2月6日 星期一

Blender Tips:合成時用image editor取代backdrop

在Blender作合成Composting時,大部分人習慣使用node editor的backdrop功能來預覽。

像這樣


















雖然這樣方便簡單,圖片又大看起來又帥,但是backdrop其實提供的預覽功能是很基本的,圖片在移動及縮放的操作上也不直覺,另外當結點愈做愈多時,一直移來移去好騰出空間來預覽其實是滿麻煩的,這邊介紹一個好用的方法,就是使用image editor來當作預覽視窗使用。


改成像這樣



















我把node editor放在螢幕下半部,左上方改成image editor,右上方視需求可使用3D view或graph editor。

來一張大圖仔細看看












要設定成這樣,首先在node editor裡新增一個viewer node,然後到image editor裡上圖1的位置,就可以把顯示圖片改成viewer node。

再來討論這樣做的好處,第一個很方便的是圖片的放大縮小與移動可以使用原本的習慣設定,不會跟結點的操控方法打架而必須分開設定,像原本backdrop的縮放是V與alt+V,非常麻煩,現在則可以直接使用滑鼠滾輪。另外則是上圖標記的其他地方。

標記2:image editor支援Z depth的檢視,如果viewer node有Z depth的輸入值,可以按下這個按鈕直接檢視,不會出現把Z當作color input時畫面死白的情況。

標記3:在image editor裡滑鼠左鍵按住可以直接出現游標下的pixel資訊,非常實用。

標記4:image editor有非常強大的color scope功能,包含Histogram, Waveform, 有膚色線的Vectorscope, 以及Sample Line,這些對調整顏色來說是非常好的輔助工具,其中Sample Line不會自動更新是比較可惜的地方。

另外一個沒在圖片中的功能是image editor在輸入是HDR image時會在N選單最上方出現一個Curve功能讓你在不影響節點下做簡單的Remapping,而Blender的Render本身就是HDR所以一定會出現這個Curve選項,只可惜我覺得這個curve選項裡的Black&White Level把RGB頻道拆開,操作上非常麻煩,所以很少用到。

以上就是大概介紹這個方便的設置法,我個人用了以後就不打算回去用Backdrop了,所以很推薦大家試試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